close

常常想如果楊導還在世的話,現在電影圈會是甚麼景況呢?

可能柯宇綸可以拿下一座金馬獎影帝,

可能楊導會拍出一部有質感的動畫電影,

但也可能他對台灣電影大失所望,回到美國,成為最頂尖的華裔導演……

 

不過這一切都是後話了,他早已在20076月離開。

 

細數過往的電影作品,許多影評都會以社會觀察、城市寫照來形容。的確,從《海灘的一天》中女性意識的描寫;《恐怖分子》中社會壓力的苦痛到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中青少年對於學業、愛情、親情的疑惑,在在讓人充滿無力感。但可怕的是,幾近三十年的歲月,除了電影中的建築外觀、服飾流行有所改變外,故事情節卻仍在社會上持續發生,甚至越演越烈。我想或許這社會進步的只是外貌,內在則是一樣的空虛吧。

 

2000年,楊導在最後一部電影《一一》注入了關懷與期待,由各年齡層的生老病死、喜怒哀樂,帶出人生消逝的複雜情緒,以及人與人相處的微妙關係。或許在感情之外,信任感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維繫;只要社會中多一些真誠,少一些懷疑與妒忌,是否就無須懼怕看不見的那些事呢?

 

雖然生命已經凋零,但電影的結尾小男孩用純真的言語說出未來的夢想,希望用相機告訴別人不知道的事,或許也是楊導向觀影人許下,來世還是會以鏡頭探索世界的約定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芸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